目录
重大理论问题研究
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个历史视角 周毅之;1-5
乡愁生根: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中西部乡村振兴的实现 张劲松;6-16
社会学研究
社会学的中国化、话语权与话语体系建设 张翼;17-23
贫困概念的界定及评估的思路 "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"课题组;韩克庆;唐钧;24-30
居住压力与居留意愿——基于北京外地户籍大学毕业生的调研分析 赵卫华;31-40
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:社会扶贫主体参与贫困治理的策略 向德平;刘风;41-47
经济与管理研究
地方政府行为、土地供应与产能过剩 顾智鹏;尹敬东;李杏;杨振兵;48-60
教练型领导如何促进员工工作重塑?——一个多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王弘钰;崔智淞;61-71
私营企业家自信与薪酬-业绩敏感性:促进还是抑制? 陈晓珊;刘洪铎;72-82
基于内生驱动视角的欧洲金融互联网发展历程及启示 朱辰;华桂宏;83-88
生活质量研究回顾与展望——基于城市经济学的视角 陆军;刘海文;89-95
伦理学研究
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深化社会主义善治 卢青;96-101
道德特性的辨析 彭怀祖;102-108
文化哲学的价值向度 徐椿梁;郭广银;109-114
社会转型期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传统家训的道德传承 高远;115-119
脱域机制与明清徽商社会伦理思想的演变 刘戎;120-125
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
大运河历史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刍议 葛剑雄;126-129
论我国古代运河在国家统一及疆域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王健;130-143
历史学研究
梁启超访问澳洲述论 蔡少卿;144-160
试论食物在社会支配结构中的等级区分功能——以18世纪之前的香辛料胡椒为例 薛洁;161-168
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对《国际歌》的传唱及其产生的效用 束锦;169-179
乡贤文化研究
乡魂与国魂:晚清文人的乡贤传记书写 冯仰操;180-186
城乡之间的钟摆:新世纪以来青年作家的乡土书写——以李凤群的“江心洲叙事”为例 赵普光;187-194
文学研究
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 王锺陵;195-209
《桃花扇》的文化解读 徐子方;210-216
《史记》“列传”文学叙述五题 张强;217-225
美好城市:城市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徐国源;冯芹;226-231
中国乡村审美空间的形成 姚亦锋;232-237
法学研究
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合宪性依据 钱宁峰;238-244
股份合作制下“外嫁女”土地权益纠纷的解决——以珠三角S区为中心的实证研究 张勤;245-253
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中互惠原则适用的变革及建议——以以色列最高法院首次承认和执行我国民商事判决为视角 陈洁;肖冰;254-263
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路径的法律分析 殷楠;264-272
《江苏社会科学》稿约 2
孙培松作品 孙培松;273-274